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集会第0140号建议回复的函。国知局回复《关于增强知识产权利用转化能力的建议》提到围绕资本化增进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证监会完善各板块制度安排,稳步推进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会同有关部分出台《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将发明专利作为准确评价和权衡申报企业“硬科技”特征的重要标准。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集会第0140号建议回复的函
张晓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知识产权利用转化能力的建议》收悉。结合教育部、证监会意见,现回复如下。
我局赞同您提出的加速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进知识产权信息流传利用等建议。在实际事情中,会同教育部、证监会等部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动树立以转化实施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运营理念,连续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政策,加大知识产权数据供应力度,增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和信息效劳水平不绝提升。
一、关于“大力增强知识产权利用和转化”
(一)围绕培养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实务人才,教育部支持高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治理划定》自主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目前已有100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中,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理工科高校以及重庆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财经类高校。2021年实施首批新文科研究与革新实践项目,支持北京科技大学“新文科配景下法学知识产权专业革新提升革新与实践”、苏州大学“面向科技立异的‘知识产权法+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立异与实践”、南昌大学“面向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专业体系优化探索”等知识产权专业相关项目建设。支持中国政法大学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热点追踪相关实验项目;支持深圳大学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企业知识产权;は喙馗镄率导钅,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培养大批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建设,支持高?褂τ眯透春闲椭恫ㄈ瞬排嘌徒逃萄Ц镄。
(二)围绕市场化增进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我局联合财务部支持37个重点都会开展运营效劳体系建设,在重点工业、区域以及围绕特色试点任务建设31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效劳链和生态圈,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专业效劳支撑。联合财务部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分两批奖补16个省份,着力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2021年,北京等首批8个奖补省份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抵达1.8万次,占全国的68.8%,其中,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1.7万次,占全国的70%,惠及中小企业凌驾6千家,占全国的68.1%,引导刊行动用开端显现。
(三)围绕工业化增进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我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产学研相助协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制定指引(试行)》,指导开展产学研相助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立异同伴行动,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增强产学研相助,有效发动专利工业化水平提升。视察显示,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工业化率为35.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产学研发明专利中,以高校为第一专利权人的工业化率抵达22.8%,是高校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以科研机构为第一专利权人的工业化率抵达25.8%,高于科研机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产学研相助发明专利的工业化平均收益凌驾企业平均水平32.5%。
(四)围绕资本化增进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证监会完善各板块制度安排,稳步推进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会同有关部分出台《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将发明专利作为准确评价和权衡申报企业“硬科技”特征的重要标准。2021年,科创板共有165家公司完成申购,融资2,115.99亿元,有力支持具有要害焦点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立异生长。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革新顺利推进,2021年共有199家公司完成申购,融资1,494.09亿元,更好效劳生长型立异创业企业生长。新三板革新连续深化,截至2022年4月底,累计8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交所刊行上市,占比92%;454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占比67%,为优质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生长壮大提供重要资本支持。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革新,提升资本市场效劳科技立异和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增进知识产权工业化。
我局联合证监会等部分指导地方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形成质押、租赁许可等多种证券化融资效劳模式。截至2022年4月,全国共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刊行65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际募资158亿元。联合银保监会等部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三年行动,深化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战略相助,开发知识产权融资专门产品,立异融资方法。2022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惠及企业9760家,同比增长68.0%,其中1000万元以下普惠贷款惠及中小企业6951家,占惠企总数的71.2%,同比增长111.7%。下一步,将连续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扩大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笼罩面,健全市场化运营效劳体系,活跃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二、关于“建立数据标准、资源整合、利用高效的信息效劳模式”
(一)围绕增强知识产权数据标准制定,我局制修订《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数据规范(试行)》,明确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元素的基本看法、结构、设计规则和体现要领,为实现数据资源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和要领。同时,加速推进标准化数据精准供应,向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节点和网点单位开放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并按需免费提供应具备数据加工利用能力的市场主体,降低数据信息再加工本钱,提升数据利用效益。
(二)围绕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连续扩大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规模,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基础数据开放种类达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革新用户数据下载体验,将专利数据效劳试验系统下载带宽从30Mb/s扩容至100Mb/s,用户累计下载量达1370TB。面向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机构和269家重要网点提供中美欧日韩五局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中国商标、中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同时,制定宣布《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利用指引》,从知识产权数据内容和结构解读、获取途径、利用场景和利用方法等方面,资助社会民众提高利用知识产权基础数据的能力。
(三)围绕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和市场化效劳协调生长,通过主动供应效劳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信息效劳机构开展公共效劳,支持公共效劳机构拓展专业化增值效劳等方法,增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和市场化效劳有效衔接。2019年,印发《技术与立异支持中心(TISC)建设实施步伐》,明确TISC机构提供所有基本效劳,凭据自身类型提供高级效劳,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外地区生长需要提供自选增值效劳。2020年,印发《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事情指引》,明确效劳机构免费提供公益培训、基础性信息检索盘问剖析等基础效劳,以低本钱方法提供专业检索和剖析、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建设、专利导航等专业化信息效劳。
(四)围绕增强国际知识产权数据交换,连续深化知识产权数据交换国际相助,与19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知识产权机构实现数据交换,其中与欧洲专利局交换的数据涵盖10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与欧盟知识产权局签署商标信息交换协议,实现商标领域的首次国际数据交换。同时,积极推动国际交换数据开放应用,开放新一代地方专利检索及剖析系统、国家重点工业专利信息效劳平台、欧盟商标盘问系统等系列公共效劳产品,为立异主体和社会民众提供有力的信息公共效劳支撑。其中,新一代地方专利检索及剖析系统的专利文献纪录数达2.06亿条,并以每周近300万条纪录的速度更新;欧盟商标盘问系统免费提供欧盟商标信息的检索、浏览和单个商标数据的下载效劳,助力企业增强商标品牌全球结构,填补了我国官方外洋商标盘问工具的空白。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规范推广应用力度,推进数据资源开放提质扩容,继续发挥信息公共效劳特点及市场化效劳优势,连续提升我国运用全球知识产权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支撑立异生长。
衷心谢谢您对知识产权事情的体贴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生长,提出更多名贵意见建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年8月11日
注: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